作为全球数字科技大国,中国的数字经济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数字化在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指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1万亿元,占GDP的1/3。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加速拥抱数字化变革,谋求从数字化的转型升级中获取新的核心竞争力,以提高效率、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数字化的实现不是任何单独的企业或者组织能够完成的,数字化转型涉及到软件开发、软硬件融合、系统集成,以及数据分析、智能化控制等多种环节。整个产业的数字化还需要上下游共同推进,例如从数字化采购、数字化的生产与运营,到数字化物流、分销等。这些都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参与、相互借鉴和合作推进。因此,成功的数字化需要一个开放的生态圈,为各行业、各环节的企业提供健康发展的空间。
![QQ截图20190630155709](http://www.gongboshi.com/file/upload/201906/30/15/15-57-43-43-20745.png)
![QQ截图20190630155709](http://www.gongboshi.com/file/upload/201906/30/15/15-57-23-67-20745.png)
![QQ截图20190630155709](http://www.gongboshi.com/file/upload/201906/30/15/15-57-43-43-20745.png)
![QQ截图20190630155709](http://www.gongboshi.com/file/upload/201906/30/15/15-57-23-67-20745.png)
IBM合伙人、全球资讯服务大中华区工业产品事业部总经理何志强也表示了对开放生态圈的支持:“‘企业平台化’是数字化时代的重要趋势之一。平台,也就是生态圈的概念——企业、合作伙伴、技术提供方构成业务平台、技术平台、商业平台,在去中心的平台中实现共赢、共创。”
在大会“赋能数字化转型 驱动企业未来发展”的财新分论坛上,多位嘉宾就企业如何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立足于数字经济新时代,进行了深入探讨。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分享了宝钢无人行车项目等成功的数字化转型案例,通过基于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平台的创新解决方案,宝钢无人车间实现日均增产15%,为中国钢铁行业智能化转型树立。项目中使用的EcoStruxure平台,是施耐德电气打造的创新数字化架构与平台,同时也是施耐德电气构建数字化生态圈的基石。
目前,基于EcoStruxure 生态圈,施耐德电气已经与2万多名系统集成工程师和开发者、65万个服务提供商和合作伙伴、3000个公共事业公司伙伴携手,以数字化方式连接成为一个社区。如今,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已有超过1000家分销商、约200家授权盘厂,通过PRM连接超过12万施耐德电气的忠诚“粉丝”,涵盖设计师、电工、工业自动化伙伴、施耐德电气EcoXpert认证工程师等。
本文摘自:网络 2019-06-28
本文摘自:网络 2019-06-28